为积极探索民族学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深度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进一步深化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我院教师柴冰、唐钱华、温拓于11月28-29日前往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进行参观交流。此次交流围绕教学创新、学科交叉融合及协作研究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携手推动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11月28日下午,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内气氛热烈,袁同凯教授、马伟华教授、黄旭涛副教授、冯琳老师和赵杰翔老师齐聚一堂,共同迎接我院教师团队的到访。交流研讨会上,南开大学方面率先详细介绍了该校人类学专业的发展历程与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构建情况,尤其是在本科生培养环节所开展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如以人类学为基础设立趣味书院,通过丰富多样的人类学读书会、课程讲座以及极具实践意义的“服务学习”暑期田野学校等活动,为学生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术成长平台。
在认真聆听了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老师们的精彩分享后,柴冰代表民族学学院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师资力量配备、招生现状以及学生就业等多方面情况,并就如何在两年制研究生学制框架内实现学生培养效益最大化、充分激发学生学科兴趣等关键问题与南开同仁展开深入探讨。唐钱华老师和温拓老师也相继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与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深刻感悟与心得体会。双方教师各抒己见,围绕民族学与人类学专业协同发展、学科体系优化完善等核心话题展开了一场激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为双方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拓宽了思路。
次日,民族学学院一行三人在南开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老师的热情引导下,深入参观了南开大学图书馆,并就馆藏古籍资源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与应用展开了深入细致的交流研讨。古籍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素材,此次交流为双方教师在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古籍资源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此次南开大学之行,对于民族学学院教师而言无疑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学习交流之旅。不仅使其对人类学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前沿动态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更为学院未来在教学创新、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与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