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民族学学院25级本科新生走进民族学博物馆,开展沉浸式专业启蒙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名誉院长、博物馆馆长郝庆云带队,为新生带来“开学第一课”。
郝庆云向新生介绍,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是承载民族历史、文化与智慧的“活教材”,是民族学研究的鲜活素材。随后,她带领同学们参观各展厅,结合自身学术积累,从文物起源、用途、文化寓意等方面细致讲解,还将生产工具与民族生产生活、文化发展相联系,让静置的文物变成生动的文化场景。

参观中,新生们兴趣浓厚,不时驻足观察、记录要点,还主动围绕 “文物传承”“民族文化差异”“实物史料与研究结合” 等问题提问。郝庆云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从实物中挖掘民族文化价值,培养专业思维。
此次活动让新生近距离接触博物馆,增长专业知识,也加深了对民族学专业的理解。据悉,民族学博物馆作为学校重要教学实践平台,开学第一周已累计接待近1200名新生。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博物馆资源,开展更多实践活动,推动理论教学与实物研究、文化体验融合,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实践能力,为民族学人才培养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