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智林
【基本信息】
性别:男
职称:特聘副教授
电子邮件:1293115348@qq.com
【个人介绍】
张智林,山东潍坊人,中共党员。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人类学、教育人类学、西南民族地区文庙、教育社会学。获得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实践项目、硕士研究生自主科研实践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及西部项目,参加2023年云南大学主办的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社会综合大调查(CGSS)、2017年云南省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2021-2022年在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支教1年。在《教师教育研究》《广西民族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主要社会兼职:《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审评审。
【主要科研项目】
1、获得 2023 年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江苏与云南教育合作的“宁海模式”研究(GZC20231139),2023年至今。
2、主持 2024 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江苏与云南教育合作的“宁海模式”研究(24JYC012),2024年至今。
3、主持 2021 年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实践项目:“海安舅舅:云南小凉山教育现代化的本土动力研究”(BZKY2021019)。
4、主持 2018 年硕士研究生自主科研实践项目:“学海圣境:云南建水文庙的人类学研究”(2018YJCXS001)。
5、参与 2022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国家战略、推进策略与社会支持研究”(VGA220002)。
6、参与 2021 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三征麓川”历史记忆形塑滇西各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21XMZ021)。
7、参与 2019 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凉山彝族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仪式治疗研究(19ASH013)
8、参与 2023 年《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云南)(CRSS),主持子课题:县域教育现代化,2023——2024年。
9、参与 2018 年云南省教育厅项目《拉祜语色彩词汇研究》(2018Y103)。
10、参与 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国社会综合大调查(CGSS)。
11、参与2017年云南省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
【主要论著目录】
1、“以賩为媒”:纳西化賩的现代变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2025年第5期,《广西民族研究》,CSSCI 来源期刊,第一作者。
2、民族地区特岗教师缘何“流”或“留”?——基于情绪地理学的考察,2025年第1期,《教师教育研究》,CSSCI 来源期刊,第一作者。
3、“格子间”里的梦想:当代青年迈入共享自习室的文化逻辑,2024年第12期,《湖北社会科学》,CSSCI 扩,独立作者。
4、 少数民族文庙在地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广西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CSSCI 来源期刊,独立作者。
5、空间外延与共谋逻辑:边城“庙宇—学校”的民族志研究,2021年第4期,《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CSSCI 扩,独立作者。
6、“排座位”中的空间等级与父母焦虑——基于 N 市 M 中学的人类学考察,2021年第10期,《湖北社会科学》,CSSCI 扩,独立作者。
7、《祖先、认同与共同体——滇南彝族孔姓的姓氏选择研究》,2021年第3期,《民族论坛》,北核,独立作者。
8、《从文化再生产到寒门文化——重读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2022年第2期,《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第一作者。
9、《建水紫陶的人类学解读》,2018年第1期,《红河学院学报》,独立作者。
10、《教育人类学视域下孟连县芒沙村佛寺功能探析》,2018年第2期,《文山学院学报》,独立作者。
11、《“落地生根”:少数民族文庙的民族志研究——以建水文庙为例》获推编入湖南科技大学《文庙与儒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癸卯卷》,湖南大学出版社 2025 年出版。
【主要获奖】
1、2022年获国家奖学金
2、2018年获云南省政府奖学金
【讲授课程】
本科生专业课程:民族与宗教事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