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网站!

民族学研究院

希望的田野 振兴的乡村——民族学学院暑期田野调查实践纪实

时间:2022年09月03日 08:21  作者:梅露  点击: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研究生利用暑期开展田野调查实践,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主题,7月8日至7月28日,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兴安村进行为期20天的田野调查。此次田野调查实践由学院龚志祥老师带队,刘一橦、胡晓仪、谭雯心、全翔、梅露等五名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参与。

“一脚踏三省”的兴安村东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桂塘镇接壤,西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大溪镇毗邻,是以土家族人口为主要组成的多民族聚居村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出发前,同学们认真查找阅读相关书籍文献资料,准备所需物资,并数次召开临行前准备会议强调田野调查时注意事项,为本次田野调查实践做好充分准备。本次调查得到来凤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百福司镇的大力支持。来凤县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前馆长唐海泉老师和现任馆长陈晓勇老师开会对本次田野调查实践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唐海泉老师还亲自指导和修改本次的调查提纲,会上陈晓勇老师特别强调了工作纪律和注意事项,并祝愿本次调查取得丰硕成果。

(在来凤县乡村振兴研究院爱骍梯茶室召开行前会议)

7月8日上午十点,一行人自来凤县城出发,经过连接湘鄂两省的湘鄂情大桥,从湖南省龙山县进入兴安村。同学们抵达后,得到兴安村村委会及恩施州纪委驻村工作队的热情接待,村里和驻村工作队克服困难为同学们创造条件,同学们在村委会驻地妥善安顿下来,自此开始兴安村田野调查实践之旅。

7月8日-7月10日,龚老师带领田野调查实践小组初步走访村中部分村民小组,为同学们之后的独立调研提供经验和思路。

(龚志祥老师与年逾九旬的清代拔贡后人交谈)

村中规模最大的茶岔溪吊脚楼群最先吸引田野调查实践小组的目光。7月11-7月12日,调查小组走访吊脚楼现有居民,测量吊脚楼尺寸规模,了解内部功能、历史故事。调查得知,茶岔溪村民小组吊脚楼群有木房60多栋。茶岔溪吊脚楼群的建筑主要由主屋和吊脚楼组成。主屋大多是面阔三间,少数为面阔五间,单檐悬山式屋顶,上盖小青瓦。现存最早的吊脚楼始建于清朝,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

(茶岔溪吊脚楼群全貌)

调查期间,小组依次走遍兴安村八个村民小组,对兴安村的基本民情、房屋建筑、民风民俗、文化遗址有了大致的了解。

(调查小组与村民愉快交谈)

打三棒鼓、唱山歌、吹木叶是兴安村民最喜爱的音乐活动。期间,偶遇兴安村民演奏三棒鼓、唱山歌,深夜乃歇。

(大洞前率性而歌的老人)

(村庄夜晚的音乐生活)

7月28日,师生六人按计划结束本次暑期田野调查实践,返回县城休整。兴安村村委会及恩施州纪委驻村工作队准备了丰盛的欢送午宴,队员们诚挚感谢兴安村村委会及恩施州纪委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帮助。依依不舍离别时,队员们与村支两委及恩施州纪委驻村工作队合影留念,并约定寒假二次调研。

短短二十天的暑期田野调查实践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力,增强了抗压能力,同时提升了专业应用能力。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亲和力、凝聚力,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生命力。民族学学院暑期田野调查实践的这次兴安村调研之旅使得师生们对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有很大帮助。

(与村支两委及恩施州纪委驻村工作队合影留念)

上一条:我院举行“天开海岳秦皇岛”——秦皇岛历史文化讲座

下一条:我院举办民族学云端讲堂活动

关闭

Copyright © 2020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      邮编:06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