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19点,我院在人文楼710教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三期山海民族风民族志影像展播活动。此次活动由李立老师,李天静老师负责指导,2023级本科生聂江帆主持。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共计20余人。
本次活动展播的民族志纪录片是由我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庄孔韶教授担任编导并制作的影片《端午节》。该片主要介绍的是人类学家林耀华的著作《金翼》的田野“黄村”——古田县莪洋镇谷口村(在《金翼》中称为“湖口”)被淹没前夕最后一个端午节,以影视语言介绍了闽江乡镇社会,并讲解了端午节的家庭生活、龙舟竞渡和游神活动这三种活动形式。
放映结束后,同学们在现场进行了热烈讨论。主持人聂江帆同学认为该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库区移民前的最后一个热闹非凡的端午节,并就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如何平衡统一向同学们抛出问题。柳丹娜同学向我们介绍了甘肃的社火活动,廖文倩同学和丁文茜同学则分别分享了广东和河南,“一南一北”两地端午节传统习俗。万紫栖同学运用“活态传承”这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剖析了文化传承的应然做法。之后,巨茗嘉、杨汇慧、柳丹娜等三位同学在现场对于现代社会是否需要担心文化传承问题和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文化商业化现象展开激烈讨论。
廖文倩(左)、柳丹娜(右)发言
两位指导老师随后对于同学们的讨论焦点进行了回应。李天静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福建渔村的田野调查经历,剖析了民俗保护和文化传承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和地方性知识,并建议同学们通过长期且深度的田野调查去探究那些“想当然”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启发。李立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田野调查经历,从民俗的变异性角度剖析了民俗表现形式变迁背后的多种原因及其影响。李立老师还就文旅融合过程中如何认识文化的本真性和展演性进行了回应,并指出文化保护与传承应由国家、地方、市场、人民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此外,李立老师还建议同学们多向优秀的民族志纪录片学习拍摄思路及拍摄技巧。
本次民族志影像展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于民族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热情,增进了同学们自觉投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事业的决心信念,也为我院学生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李立、柳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