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网站!

民族学研究院

山海民族风民族志影像展播活动第五期圆满结束

时间:2023年11月21日 15:06  作者:黄奕冰  点击:

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培育学术志趣,加深学生对民族学的理解与思考,11月14日,我院在人文楼710会议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五期山海民族风民族志影像展播活动。本次活动由李小雪老师和张梅梅老师指导,2023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黄奕冰主持,师生20余人参与其中。

本次活动展播的影片《毕摩纪》是一部关于彝族宗教习俗的纪录片,导演流畅自然地带我们走进大凉山深处,以细腻精致的画面,记录了彝族毕摩们的生活现状,讲述了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故事,客观地展现了彝族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分支的毕摩们的生存状态。

黄奕冰同学主持

放映结束后,同学们就影片内容进行了深思和讨论。

黄奕冰认为该影片兼具启示性和寓意性,影片精心选取三位极具代表性的毕摩,展现了他们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背后的整个毕摩文化,也通过新时代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体现了彝族社会的变迁。

任烽宁认为,影片中毕摩生病也需要去医院,彝族地区也需要修公路等情节,很好地体现了毕摩文化在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对社会的适应。廖文倩同学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实际上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多种观点的碰撞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增加了民族志影像展播的趣味,加深了同学们的印象。

张梅梅老师和李小雪老师分别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回应与补充。张梅梅老师就任烽宁的观点进行了延伸与拓展,指出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一个民族的先进落后,更应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张梅梅老将影片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指出毕摩经文大多来源于生态和生活,选取本部影片,意在增加同学们对民俗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认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李小雪老师对张梅梅老师提及的文化多元性展开进一步论述,用自己的实地调研经历与该影片的内容相结合,认为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化的形成息息相关,同时现在的大多数文化遗存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和表演性,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活动现场

本次民族志影像展播活动,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讨环境,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有效助力学院的学风建设。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彝族毕摩的认识进一步地加深,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对民族学学习及研究的热情。

上一条:我院教师代表参加第十三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

下一条:我院教师周赫参加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工会携手崇德实验学校举办的公益系列讲座

关闭

Copyright © 2020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      邮编:06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