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网站!

民族学研究院

山海民族风读书沙龙第十三期圆满结束

时间:2024年04月16日 08:33  作者:赵鑫禹  点击:

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同学们产生课本知识与民族学著作结合的新理解,我院于4月9日在人文楼710会议室开展本学期第十三期“山海民族风”读书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李立老师和周赫老师联合指导,2023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赵鑫禹主持,2023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马琛和王晟凯领读,2023级民族学专业本科生白丹和聂江帆与谈。

此次阅读书目《四夷居中国》,作为学者张经纬的一部经典著作,以灵活的语言表达吸引读者兴趣。作者通过人类学的思维解读东亚大陆人类活动,分析文字记载中有关人口迁移的各条记录,将它们实质性的投射到地理结构中,力图重构其中的“动力”和“移动法则”。有趣的是,本书编写过程中形象地使用了齿轮模型,并准确把握了历史发展大势。

在主持人简单介绍本书内容后,领读人王晟凯进行了个人分享。他首先提到:“地理与地缘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通过对吴越战争的评议可以得到生动的印证”。而后,他分析了吴、楚、干越人等的关系,进行了对于本书的批判性思考,提出了史料是否粗糙、论证模型是否空洞等富有深度的问题。领读人马琛随后的发言涉及了独到的内容补充,以及对王晟凯同学分享内容的认同。她提取了书中的齿轮模型并给出理解,后分别介绍了文化遭遇、文化隐喻、文化霸权和人口迁移互动模型等概念。最后她认为,本书中充分体现了多学科的融合和历史性的分析方法。

在而后的环节,与谈人聂江帆同学又扩展了“边缘征服中心论”、板块间固定的链接通道、边政政权在物质交换中如何发展等问题,她着重关注本书中提到的地理因素,肯定了作者提出的,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历史的观点。与谈人白丹同学将重心放在物质生产和文化变迁间的关系上。她表示:“这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物质生产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反之,文化变迁也可以影响物质生产的方向和方式。作者的写作见微知著,由小见大”。

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后,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和解惑。周赫老师介绍了推荐此书的缘由,并为同学们讲解了这本书中所运用的几个概念在民族学、人类学、物理学、数学与地理学中的涵义,以及人文社科与理学理论之间的联系。着重讲解了文化在人类学与民族学中的作用与应用,对同学们提出的“耦合”“互嵌”“镶嵌”与“齿轮”的指代问题进行了解答。针对肃慎系的文化迁移、文化习得、文化后得性现象,进行了讲解与举例。最后表扬了同学们对“通道”概念的思考,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通道”概念的进行了扩展阐释。李立老师也同样对同学们深刻的分析进行了肯定,认为本次读书会中同学们体现出的课内外知识结合是很好的现象。李老师阐释了时间和空间的联系,随后回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李老师指出书中的理论模型具有相当合理性,同时建议大家审思运用边缘与中心等概念。最后,启发同学们在日后研究中可以更多的关注文化景观、多元文化共生现象,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及内涵。

上一条:秦皇岛市海港区统战民宗部门领导一行到我院调研交流

下一条: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党组书记赵志勇一行到我院调研

关闭

Copyright © 2020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      邮编:06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