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碣石书院于人文楼710会议室成功举办“朋辈就业分享会”。本次活动聚焦民族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旨在为学生拨开就业迷雾,明晰职业方向,提升其在求职市场的竞争力。活动吸引力十足,不仅本院学生踊跃参与,还吸引了外语学院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前来取经。

分享会由学院党委书记李欣宁主持。李欣宁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民族学作为一门特色学科,不少学生对自身专业优势认识不足,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如何在多元的就业市场中找准定位,成为师生共同关注的关键问题。而靳远清、赵彬浩两位优秀研究生的经历证明,只要做好职业规划,积极投身实践,民族学专业学生同样能在广阔的职业天地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在分享环节,靳远清讲述了自己凭借丰富的制造业大厂实习经验,在秋招期间成功斩获5家知名企业offer的经历,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其中的宝贵经验。他特别强调实习的重要性:“企业在招聘时,十分看重求职者与岗位匹配的实践经验。文科学生更应尽早行动,积累高质量的实习经历。” 他建议,实习周期以3个月为宜,这样既能深入了解企业运作,也符合企业用人习惯。同时,他提醒同学们把握秋招、春招等关键招聘窗口期,主动投递简历,争取更多机会。


赵彬浩展示了“专业深耕+副业拓展”的多元职业发展模式。作为一名自媒体博主,他巧妙结合民族学专业背景,打造出极具差异化的内容,不仅在副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还拓宽了职业发展道路。他提醒同学们:“就业市场对文科学生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要主动挖掘自身技能与兴趣的契合点,比如通过运营自媒体,提升剪辑、文案撰写等能力,这些都能转化为未来的职业优势。”此外,他还鼓励同学们关注新能源、AI等新兴行业,这些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可为大家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考公就业、实习难题、职业选择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两位嘉宾认真倾听,一一耐心解答,并鼓励同学们立足长远职业发展,积极争取机会,通过合理投入,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
分享会现场,书院贴心准备了零食和茶水,营造出轻松融洽的氛围。会议结束后,不少同学仍围在嘉宾身边,就个人关心的问题继续深入探讨。此次分享会以真实案例为蓝本,给出实用建议,为民族学专业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职业指引。同学们从中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将以分享会为契机,重新梳理职业规划,主动迎接挑战,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积极进取,奋勇前行。